<
y8h4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科举女状元,我搅乱朝堂风 > 第244章 兵制改革之保守势力反击
    第244章兵制改革之保守势力反击

    林诗雅立于书案前,烛火在她眼底跳跃,映照出她眉宇间一抹挥之不去的凝重。

    白日训练场上士气高涨的景象虽令人欣慰,她却不敢有丝毫松懈。

    指尖摩挲着情报边缘,那上面暗藏的危机感如同潮水般涌来。

    她深知,任何变革都注定伴随阻力,那些既得利益者绝不会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。

    夜色渐深,营帐内却灯火通明。

    杨将军身披铠甲,眼神阴鸷,他的声音如同夜枭般低沉:“这林诗雅,不过是个黄毛丫头,竟敢妄图撼动我军根本!”

    周谋士摇着羽扇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,如同毒蛇吐信:“将军莫急,我有一计,可叫她自乱阵脚。”

    翌日清晨,军营之中便开始流传起各种谣言。

    有人说,新式武器乃是奇技淫巧,中看不中用;有人说,改革会扰乱军纪,动摇军心;更有人危言耸听,说林诗雅居心叵测,意图架空军权,甚至还暗地里诋毁她是女儿身。

    这些流言如同一颗颗种子,在士兵们心中生根发芽,原本高昂的士气也开始出现动摇,军营内的氛围逐渐变得压抑起来。

    风声鹤唳,空气中弥漫着不安的气息。

    巡逻的士兵不再像往常一样步伐坚定,他们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迷茫和迟疑。

    就连平日里训练最为积极的李新兵,也开始变得沉默寡言,训练时也有些心不在焉。

    林诗雅的脚步踏过营地的青石板,她清晰地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诡异氛围。

    远处传来的窃窃私语,如同针尖一般刺痛着她的神经。

    她放慢了脚步,侧耳倾听,那些流言蜚语如同毒液一般,腐蚀着士兵们的意志,她感到一股凉意从脚底直窜头顶。

    她环顾四周,士兵们的眼神似乎都带着一丝探究和疑惑。

    杨将军和周谋士的身影不在视野之中,但他们的阴谋却如同阴霾一般笼罩着整个军营。

    林诗雅猛地停下脚步,她没有直接去辟谣,而是转身走向了一处训练场,她要仔细看看,这背后到底是谁在作祟。

    林诗雅的脚步并未停歇,她如同猎豹般穿梭在各个训练场地之间。

    她没有急于解释,而是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——倾听。

    她走到一个正在擦拭长枪的士兵面前,那士兵面色黝黑,肌肉虬结,眼神却带着一丝迷茫。

    “这位兄弟,可是对最近的改革有些疑惑?”林诗雅的声音沉稳有力,带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。

    士兵抬起头,犹豫了一下,最终还是点了点头:“大人,这些改革,真的能让我们变得更强吗?我听说,那些新式武器,中看不中用。”

    林诗雅笑了笑,那笑容带着一丝锐利和坚定:“兄弟,我理解你的担忧,任何变革都会伴随质疑。但我要告诉你,新式武器并非花架子,它们的威力,只有真正使用过的人才会明白。而改革,是为了让我们不再重复过去的失败,为了让每一个士兵都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,为了守卫我们的国家。”

    她的目光如炬,直视着士兵的眼睛,那士兵愣住了,他从未见过如此直率的官员,更何况是一位新晋的状元。

    随后,林诗雅又走到一群正在休息的士兵中间,她席地而坐,和他们聊起了家常,聊起了梦想,聊起了对未来的期许。

    她没有使用任何华丽的辞藻,只是用最朴实的语言,讲述着改革的意义,诉说着自己的决心。

    她耐心解答着士兵们的疑惑,用事实反驳那些不实的谣言。

    她让士兵们明白,改革并非一蹴而就,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和信任。

    她的声音不高,却如同春风细雨般滋润着士兵们的心田,她坚定而清晰的嗓音,传入每一个士兵的耳中。

    渐渐地,士兵们脸上的迷茫和疑虑逐渐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敬佩和信任。

    那些原本被谣言蛊惑的士兵,纷纷开始反思自己的想法,他们发现,这位年轻的状元并非他们想象中那样高高在上,而是真正关心着他们,真正为了他们着想。

    原本压抑的氛围,随着林诗雅的到来,如同拨云见日般,逐渐变得清明起来。

    杨将军和周谋士的身影,出现在了不远处的营帐入口,他们看到士兵们逐渐转变的态度,

    林诗雅抬眼,目光与他们短暂交汇,随后,她又转头面向众士兵,声音洪亮地说道,“我林诗雅在此向诸位保证,改革之路,绝不会辜负大家!”

    她的声音回荡在整个营地,士兵们齐声应和,气势如虹,而杨将军和周谋士,则在那声浪之中,面色铁青地转过身去,留给众人一个略显狼狈的背影。

    慕容复远远地看着这一切,他眼底的担忧悄然散去,嘴角扬起一抹无法抑制的笑容,他轻轻握紧了手中的缰绳,眼神变得复杂而深沉。

    林诗雅的话音刚落,士兵们的士气瞬间被点燃,整个营地仿佛都被一股新的力量所充盈。

    她的心中虽然轻松了许多,但身体的疲惫却随之袭来。

    她缓缓走回营帐,准备稍作休息。

    刚踏入营帐,一股熟悉的香气扑面而来,她的目光落在桌案上的一碟精致点心上。

    慕容复站在门口,手中仍握着缰绳,眼中满是温柔与心疼。

    “诗雅,辛苦你了。”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,如同春日的暖阳。

    林诗雅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温暖的笑容,她走上前,轻轻接过点心,放在唇边浅尝了一口。

    那熟悉的甜香瞬间化解了她一身的疲惫,她抬头看向慕容复,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。

    “谢谢你,慕容。”

    两人目光交汇,空气中仿佛弥漫着甜蜜的气息。

    慕容复微微一笑,随即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,给予她无声的鼓励。

    然而,就在这温情的时刻,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。

    赵官员一脸急切地闯了进来,打断了这短暂的宁静。

    “林大人,关于新兵招募的事……”赵官员的声音中带着些许不满,他远远地看着林诗雅,目光中闪烁着不以为然的神情。

    林诗雅放下手中的点心,目光一凛,她的语气冷淡而坚定:“赵官员,你这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赵官员微微躬身,但目光依旧闪烁不定:“大人,如今兵源已经足够,没有必要再大张旗鼓地进行招募宣传。”

    林诗雅闻言,眉头紧锁,心中涌起一股怒意。

    她知道,赵官员的怠惰不仅会拖慢改革的进度,更会动摇士兵们的信心。

    她站起身,走到赵官员面前,声音冷峻而有力:“赵官员,你这是在推卸责任!改革刚刚开始,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。兵源充足是好事,但我们需要的是更多高质量的士兵,而不是凑数。”

    赵官员的脸色一变,似乎被林诗雅的严厉斥责所震慑,但他仍试图辩解:“大人,这……”

    林诗雅打断了他,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:“你若不胜任,我自会另觅他人。从现在起,我要亲自重新制定招募计划,并亲自到各地宣传。”她的目光如炬,仿佛能穿透一切虚伪与怠惰。

    赵官员的脸色变得铁青,他低下了头,不再言语。

    林诗雅转身,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,心中已有了明确的计划。

    而此刻,营帐外的士兵们似乎感受到了新的决心与希望,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。

    慕容复站在一旁,目光复杂,他轻轻点头,心中充满了对林诗雅的敬佩与支持。

    正当此时,营帐外传来士兵们的欢呼声,林诗雅的目光愈发坚定,她心中暗自下定决心,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,她都不会停下脚步。

    而赵官员的背影,则在这一刻显得格外孤单与无力。

    林诗雅雷厉风行,拟定新的招募计划。

    她深知,仅靠官府的文书宣传远远不够,必须深入民间,以真情实感打动人心。

    她亲自设计了一份通俗易懂的招募告示,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新军的待遇和发展前景,并将告示张贴到各个村落。

    她策马来到距离京城最近的村落——桃花村。

    村口的老槐树下,钱大叔正和一群村民闲聊。

    见林诗雅一行人到来,钱大叔眯起眼,眼中带着一丝警惕。

    “这位大人,来我们桃花村有何贵干?”

    林诗雅翻身下马,走到钱大叔面前,语气诚恳:“钱大叔,我是朝廷派来的官员,此次前来,是想向大家宣传新军的招募计划。”她将告示递给钱大叔,并详细解释了新军的各项福利待遇,以及保家卫国的崇高使命。

    钱大叔接过告示,眉头紧锁,他摇了摇头:“大人,我们都是些庄稼汉,哪懂得什么打仗啊。参军风险太大,我们还是安安稳稳地种地为好。”

    林诗雅没有气馁,她走到村民中间,和他们拉起了家常。

    她了解到,村民们并非不愿参军,而是担心参军后家里的生计无人照料。

    她当即表示,朝廷会对参军士兵的家庭给予一定的补贴和照顾,确保他们没有后顾之忧。

    她的真诚和热情感染了村民们,不少原本犹豫不决的年轻人纷纷表示愿意参军。

    看着村民们踊跃报名的场景,林诗雅心中充满了喜悦。

    她知道,这只是第一步,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几天,林诗雅马不停蹄地走访了附近的几个村落,她的足迹遍布田间地头,她的声音回荡在每一个角落。

   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受到她的感召,踊跃报名参军。

    新军的招募工作进展顺利,兵源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
    回到京城,林诗雅立即着手改进训练方式。

    她借鉴了慕容复提供的北燕国先进的军事训练方法,并结合大梁国的实际情况,制定了一套全新的训练方案。

    她还亲自参与到士兵的训练中,以身作则,激励士兵们刻苦训练。

    新军的训练场上,士兵们士气高昂,训练热情空前高涨。

    林诗雅看着眼前生龙活虎的士兵们,心中充满了希望。

    她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强大、更加繁荣的大梁国正在冉冉升起。

    然而,就在兵制改革稍有起色时,一封来自朝廷的紧急文书送到了林诗雅手中。

    “林大人,”送信的官员面色凝重,“陛下口谕,削减兵制改革经费……”